RanmaJen.Net @ Cafe International
我看過的電影

我很喜歡看電影,由2010年開始,我打算每年也詳列看過的電影以作記錄。我發覺一年大約會看二十齣電影,有很多都不錯,也有中伏的,我不懂寫影評,角度也絕對不是專業的,只作參考。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2018

由於多了時間在家,所以開始不定時找些舊片觀看,但很多時候太即興,可能不及記錄。 因此從2016年起,這裡記錄的電影不一定在戲院內觀看。

 

Maze Runner: The Death Cure
移動迷宮:死亡解藥

 

Black Panther
黑豹

 

Avengers: Infinity War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Call Me By Your Name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2017)

 

Darkest Hour
黑暗對峙 (2017)

 

Pitch Perfect 2
完美音調2 (2015)

 

Along With the Gods: The Two Worlds
與神同行

 

Downsizing
縮水人間 (2017)

 

Hawking
霍金 (2004)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愛的萬物論 (2014)

 

Deadpool 2
死侍2

 

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
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

 

昼顔
(2017)

 

10x10
十尺空間

 

Wonder
奇迹男孩 (2017)

 

Devil's Gate
惡魔之門 (2017)

 

The Con is On

 

Prophecy
預告犯 (2015)

 

Unbreakable
不死劫 (2000)

 

Hindi Medium
人生起跑線 (2017)

 

Fight Club
搏擊會 (1999)

 

The Devil's Own
魔鬼同行 (1997)

 

Ant-Man and the Wasp
蟻俠2:黃蜂女現身

 

Twelve Monkeys
十二猴子 (1995)

 

The Green Mile
綠裡奇蹟 (1999)

 

Gladiator
帝國驕雄 (2000)

 

Grave of the Fireflies
再見螢火蟲 (1989)

 

Frankenstein
科學怪人 (2004)

 

Funôhan
不能犯 (2017)

 

The 100th Love With You
與君相戀100次 (2017)

 

42
(2013)

 

Secret Superstar
打死不離歌星夢 (2017)

 

Moonlight
月亮喜歡藍 (2016)

 

Thermae Romae
羅馬浴場 (2012)

 

Suburbicon
堅離地死人劫案 (2017)

 

Sleeping With The Enemy
與敵同眠 (1991)

 

Unsane
瘋.魔

 

The Godfather
教父 (1972)

 

Perfect Strangers
完美陌生人 (2016)

 

Memento
凶心人 (2000)

 

Tag
捉依因同學會

 

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

 

Nosferatu
不死殭屍 — 恐慄交響曲 (1922)

 

Dead Poets Society
暴雨驕陽 (1989) - 重溫

 

Awakenings
無語問蒼天 (1990) - 重溫

 

Leaving Las Vegas
兩顆絕望的心 (1995) - 重溫

 


2018年度我的推介電影:

01. Deadpool 2 (死侍2)
這次看死侍2,本抱著一般追看Marvel電影的心態,期望不會太高,只求官能上的刺激。不過看後覺得這次故事比較有深度,劇情也比較完整,當然不忽死侍那種自嘲的風格,娛樂性很高,沒有一刻覺得沉悶。

舊片推介:

01. Hawking 霍金 (2004)
這是由BBC製作的電視電影,我將這分類為電影吧。在英國旅遊的某晚上,我有幸能在電視遇上。由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他的精堪演出實在令我非常深刻,我還記得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2015年的解碼遊戲,接著也看了他不少作品,也很喜歡,但想不到2004年的他已那麼發光發亮。而我本身對霍金不算有很深的認識,也因為看了這電視電影後,特意在網上看有關這位名人的資料。

02.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愛的萬物論 (2014)
看了由Benedict Cumberbatch主演的霍金後,也偶然看到由Eddie Redmayne主演2014年同樣主題是霍金的電影,兩位演員同樣做得出色。第一次看Eddie是在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他給我的感覺是有點怪異,就像第一次看解碼遊戲裡的Benedict Cumberbatch時差不多感覺。然後看了他主演的丹麥女孩,那種投入及像真度,就發覺這演員完全不得了。再看這次他飾演的霍金,一樣令我嘆為觀止。

03. Call Me By Your Name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2017)
故事是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意大利,帶著夏日懶洋洋的氣氛,似很平常很淡然,但突然一來的漣漪,則引起一連串的激蕩,那就是青少年的愛情。如果這愛情是同性之間的呢?很突兀嗎?不可以嗎?故事兩主角也有迷失、也有否定的時候,但他們最終都坦承對對方的感覺。可惜結局是不完美的,一方不隱瞞家人自己對同性的感覺,但另一方因受壓力而要選擇與異性結婚,可悲嗎?幾十年後,到當今社會,其實許多故事也可能跟這電影的劇情一樣,也是可悲的。看後,那種微妙的激動,久久還在心中。

04. Wonder (奇迹男孩) (2017)
雖然結局太美好,但故事算不落俗套。觀眾不只用男主角Auggie的角度,還可從多身角色去看整個故事。自己最喜歡Auggie姐姐那一段,有時我們可能真的只集中注意力於被歧視者的身上,其實他們的家人也同樣值得關注。

05. Fight Club (搏擊會) (1999)
一直都想看這齣電影,因為有我喜歡的Brad Pitt,幾經多年終於能看到。其實我以為這電影真的是以搏擊運動為中心,看罷才知不是,反而故事是說人格分裂及都市病,那種起承轉合令整體劇情有著峰迴路轉的發展,也令我有很深刻的印象。不過,結局的一槍,真的能阻止Tyler嗎?

06. 42 (2013)
一直以為運動是無分國界及膚色,有能者則可居之,但想不到這情況其實是經過重重考驗及努力才能換取得來。這電影是講述在美國,一名黑人職業棒球員晉身主流白人球隊打球的真人真事,而這段歷史得以出現,是由主角的伯樂一手孕育而成,沒有領班Branch Rickey的推動,肯定不能成事。片中的比賽場面,令我看得非常投入及緊張。這電影很值得一看,尤其對於喜歡棒球的觀眾。

07. Perfect Strangers (完美陌生人) (2016)
朋友之間的普通飯局,卻因為一個簡單遊戲而揭破各人的面具。電影中人物的互動由初段看似平淡,到往後才發覺是絲絲相扣。伴侶之間那樣親密,面具揭穿後,變成完美陌生人。結局,也是有點出人意表。個人認為伴侶之間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如果過了火位,就很容易被濫用,要取得平衡,兩人需要有共同步伐,才能達至共識,寥寥數字,實際要做到卻是非常難。不過,如果大家能以尊重對方為起點,至少方向正確。這電影裡有很多討論,眾多話題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對同性戀的看法及反應,悲涼但真實。

08. Memento (凶心人) (2000)
這電影在IMDB的排名相當高,看罷才知道這電影是Inception導演的成名作。風格佈局很有心思,剪接也是一大功勞。電影中的同一片段可能會出現數次,但每次出現都會有不同意義,也豐富了各角色,立體化他們的性格、反應及行為。劇情到後段是我料想不到的,帶點震撼心靈的結尾。主角相當可憐,最深刻的一段是他對著電話的另一端訴說沒有人相信他的說話,看著心酸。他的遭遇導致他只能靠那樣活下去,能怪他嗎?而我們又其實是靠什麼活下去呢?

09. Dead Poets Society (暴雨驕陽) (1989) - 重溫
多年前看過一次,記得甚是好看,但印象有點依稀,所以某日決定重溫這電影。第二次看,仍然叫我感動,是春風化雨的故事,學生不是壞孩子,成績斐然,也肯用心學習,但因為學校因循守舊,不止要學生努力讀書,還要唯唯諾諾;父母也不讓子女選擇,必須要他們遵從自己,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他們最好。成績是重要,但就能代表一切嗎?德、智、體、群、美其實缺一不可。新來的老師不是要教機器去背書,是想教導孩子成為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人,讓他們逐漸成形,慢慢的站起來,從多角度去看事物,從而享受有限的生命,才算沒白活過。俗語說:沒跌過沒算長大、經一事長一智,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長輩的權威在當年是不可被挑戰,就算錯了,也只能找藉口去掩飾,或者將責任推卸給別人,這樣是對孩子的好榜樣嗎?到現今社會這種情況還是存在。這電影是二十年前所拍的,到現在看仍沒脫節。

10. Awakenings (無語問蒼天) (1990) - 重溫
也是重溫電影,當年看時應該年紀比較小,現在人長大了,但仍然被這電影所感動。醫生是一位不善辭令、有點內歛的書呆子,但對醫學的熱誠及對病因的執著,令一潭死水的慢性病醫院注入了生命力。患上強直性昏厥症的病人多年在被已定的模式下「活著」,他們的活動能力很低,日常生活都必需靠他人來照顧,電影中他們以發夢來形容這種「活著」,到後來他們以新藥物治療並從夢中甦醒過來,活得與正常人無異。這是真人真事,肯定是催淚的,但整套電影描述病情、心理狀況等都不落俗套,很細緻:希望、熱忱、煎熬、無奈、絕望等,無論對病者、醫者、家屬,還是醫護人員來說都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情緒。整體都令我看得非常投入,跟他們一起走過這歷程。結尾部份醫生的一段話及醫生的改變,令到氣氛轉向光明一點:活著還是有盼望,就是珍惜最簡單、最細微、在你身旁的人和事。

2018年度我的中伏電影:

01. The Con is On
某天晚上想看一齣較輕鬆的電影,看到這電影叫The Brits are Coming,還以為是以英國幽默為主,怎知是爛片一部,劇情非常突兀,浪費了時間。在網上找資料時沒發現電影有中文名字,看來上映的地區也不多,後來發覺片名也被改為The Con is On,如果一早知不再是原名,可能不會看。

中伏舊片:

01. Devil's Gate (惡魔之門) (2017)
自己較喜歡看驚悚懸疑的電影,看到片名有Devil就想看看是什麼故事,到最後才發現是說外星人。雖然未至於爛得離譜,但劇情也不太能自圓其說,如果時間很寶貴的話還是不要看。

02. Frankenstein (科學怪人) (2004)
這是電視電影,沒看到有第二集,所以以看完這一個多小時的感覺來評這為中伏電影。過簡的情劇、過簡的舖排,只令我覺得女主角太容易被影響及太衝動;說被造的生物殺不死,或不易被殺死,最後活了一二百年後想求死,但結果又不似傳說中那麼難被殺死;凶手搜集不同器官也沒說用來做什麼,也沒說他那個「胎兒」是什麼;然後就很快死掉;Victor跟那個女人的劇情不知有什麼意思;完全不能理解Victor或科學怪人的心理歷程。故事完得很突兀,腦中卻還有很多問號,估計應該是舖排第二集,但就算真的有我應該也不會看下去,看到發悶。

03. Moonlight 月亮喜歡藍 (2016)
得到很多獎項及獎項提名的一套電影,所以一直也想看看。但看了首半小時已有想暫停的衝動,結果勉強看至完結,整體覺得到第三篇才好一點。生命樹那麼慢的節奏我還可以接受,但這套電影真的不行,我完全投入不了,還邊看邊想它快點完結,這感覺除了「涯上的波兒」外,這是第二套令我有此感覺的電影。不過,我要強調這跟故事主題沒有關係,同是以同性戀為題的「以你名字呼喚我」,節奏也不是快,卻令我看得舒服,只能說這電影的手法不是我杯茶。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